目前分類:投資觀念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本篇文章摘自: 商業周刊第 398 期
作者:陳忠慶

今年第一季投資市場可說是多事之秋,國際上有墨西哥金融風暴、日本大地震、霸菱集團金融危機,國內有基金配息賣壓、款券劃撥制度實施、新版基金改型方案等因素,投資人無論在國內或國外股市投資都飽受衝擊。

第二季起國內股市再受市場因素,如三商銀假除權及除權賣壓、鄧小平健康問題等因素干擾,加權股價指數持續下滑,加上李登輝訪美及連戰訪歐引起中共激烈反應,兩岸關係再陷低迷,股市更是疲軟不振,總計上半年指數下跌了近一千七百點,跌幅超過二三%。

隨著股市一路走低,國內共同基金不論是開放式或封閉式,淨值也大幅縮水,只有今年上半年新發行的基金因進場日期的不同,才看得到有些微的獲利。

面對這樣的情勢,國內的共同基金下半年還能投資嗎?或者,可以選擇什麼樣的基金投資呢?由於國內基金絕大多數是投資於國內股市,所以下半年股市的前景如何必然會關係到基金的獲利空間,其次則是各基金公司、基金經理人的基金操作策略及績效。

展望下半年的股市前景,就經濟面來說,應可持續熱絡,從外銷訂單的接單情況來看,出口景氣仍保持暢旺,工業生產也會呈適度擴張,對股市有正面效益。

就金融或資金面來說,央行的貨幣政策應會漸趨寬鬆,因為貨幣供給年增率持續在央行的目標區下限游走,已無進一步緊縮貨幣政策的必要。而且,近來各銀行已相繼調降利率,若再加上大發、群益兩家新投信可望在第三季展開基金募集,舊投信也會持續推出新基金,第三季的資金情況應該宥利於行情漲升,這還不包括四家新的證券金融公司可提供約一千八百億的資金。

就政策面來看,政府為避免被評為干預股市,雖無提振股市的具體措施,但基本上也不希望股市再繼續滑跌。而且,對外資開放腳步已明顯加快,外國自然人投資國內股市今年十月可能就會開放,也有助於第三季股市的推升。

sr7131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訊月刊  第  304 期  2007.07.01 出刊
基金募爆的教戰守策 基金熱,熱過頭了嗎?
 
作者:趙靖宇


過去十年股市表現最好的幾個階段,基金檔檔募爆後卻盛況不再的歷史故事歷歷在目,今年再看到海外基金「連環爆」的新聞,不少投資專家對照過去的歷史「殷鑑不遠」,私下開始擔心是市場反轉的開始。基金熱,有沒有熱過頭?投資人該怎麼辦呢?

以下是活生生的歷史教訓:

一九九七年曾在兩個月內一口氣出現四檔店頭基金,檔檔募爆,一下子兩、三百億資金投入原本規模就不大的店頭市場,馬上把店頭股票擠爆,不過隨後的證券股全部從百元以上的高價慘跌,店頭基金也猛烈修正。

怡富大歐洲基金在九八年中挾著超高人氣,募得百億以上的資金,但當時投資人並沒有立刻賺錢,放了五年多,待歐元強勁升值之後,才逐步回穩。

公元二○○○年的網路股可以說是股市的「星光幫」,剛開始可以募海外基金的投信業者猛推全球網通基金,結果大概是所有股市高檔期間熱賣基金中最悲慘的,淨值至今仍是腰斬。

面對今年以來基金動不動募爆,追加也一下子銷售一空,買基金都得大排長龍像蛋塔和甜甜圈旋風一樣,外行看熱鬧的人多少受到業者廣告宣傳上的誘惑,但到底現在該買哪些基金?投資人可以透過以下的建議,判斷是否該在每波的資金熱浪中投資,同時免於被套牢的命運。

一、 買基金不是炒短線:

一位理專轉述最近接到客戶的電話,表示可否想辦法幫他找到在最短時間內就可以賺兩成的商品,這位理專一時束手無策,趕緊向一位總經理級的朋友求救,只見總經理淡淡的回答,請你的客戶去賭博吧!

很多人去年會套在日本基金,就是看到日股天天大漲,有大型券商預告日股一年內會上兩萬點,急於想要短時間獲利的心態,聽從理專的遊說,把銀行定存解約,全部砸進日本基金,沒想到日股今年初不漲反跌。

還有今年最紅的REITs配息基金、綠能基金、基礎建設基金等,都屬於產業型基金,綠能基金算是風險和波動度較大的,REITs和基礎建設都是訴求穩健型,照理說保守型的投資人才會考慮投資,但現在大家不論投資屬性,一律瘋狂搶購,很多投資人的心態根本不再保守,看到市場一頭熱,反而是想急於獲利,這才是市場真正要害怕的警訊。

投資基金絕不是炒短線,尤其像日本、美國這類成熟市場,經濟復甦趨勢向上,可以長線視之,產業型基金則搭配在區域型基金之後,視風險度高低進行配置,如果大家的投資心態都像這位理專的客戶一樣,買基金一個月就想賺兩成,不論去搶哪個正熱的市場,都肯定會被套牢。

二、 確認趨勢最重要:

如同前面所提的日本基金,投資第一原則就是掌握趨勢,事實上日股的復甦早在○四年失業率出現下降之時即已展開,走到去年三月日本基金熱賣時,已相對漲了一大段。

單一市場在基金投資上也屬於風險高的商品,基金會熱賣可能代表該市場處於某階段相對高檔的徵兆,如果對單一市場完全不熟悉,一般建議以定時定額、定時不定額,甚至不定時定額,拉回時增加投資金額,或是逢大跌就下單筆,較能在波動大的單一市場賺到錢。

又如今年最火紅的不動產證券化(REITs)商品,台灣第一個封閉型的不動產基金早在兩年前掛牌,開放型的全球不動產基金也陸續於當年問世,投信業者私下不諱言指出,如果兩年前在趨勢確立之初就勇於嘗試,報酬率早已相當可觀,不必等兩年後還搶不到額度。

三、 要買就買第一爆:

以投資股市的眼光看,人多的地方不要去,但放在海外基金,畢竟胃納量大,目前市場仍強力推薦的全球型基金,其規模即高達九百億美金,募爆或熱賣的基金不是不能買,最好配合前面所言,掌握趨勢最重要,因此要買就要買第一檔募爆的,而不要去追殿後募集的基金,要當就當領頭羊,絕不要做馬後炮。業者看到市場熱度夠,客戶詢問度高,一見別人基金募爆,搶著送件申請同質性高的基金,但很容易形成羊群效應,但好募的基金,不見得是好賺的基金,其實不多留意業者的動態,看看是否有從未見過的新種或另類基金出現,而且趨勢及題材是向上發展的,往搶頭香的方向便錯不了。

就像業者討論最多的就是去年九月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推出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掀起全世界對全球暖化議題的重視,沒多久綠能基金問世,最初募集並未狂賣,因績效表現不錯,今年初第一次追加時才開始募爆,五月份再申請追加,也說明爆募的基金不是不能買。

四、 不必單戀已爆開的一枝花:

如果這第一爆的基金真的開花了,投資人通常一定急著想辦法搶額度,就怕買不到,投信業者在看待新種基金熱賣時,反而認為這代表一個趨勢的確立,但不見得非要單戀募爆的基金,可以往同類型的基金找尋氣味相投的既有商品。其實舊基金往往有績效軌跡可查的好處,除了國內台幣計價的海外基金選擇之一,眾多境外基金中,亦有相同標的的產品,例如同樣走替代能源題材的基金,從太陽能、公用事業、水資源、發電設備等一應俱全,也照樣可以參與全球暖化帶來的新商機。

五、 不要把雞蛋全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有人問那麼多種募爆的基金,要選哪一種好?一位在市場資深專家這麼回答:「資金行情來了,會在不同的商品上輪轉,如果你的資金只放在一類商品上,那麼你必須承受等待的壓力,要等多久就不知道了。」

買到募爆的基金,或是想要去搶募爆的基金都沒有關係,重點在於你是抱著所有的積蓄及家當全押,還是有計畫地參照自己的資金需求,分批、分產業、分區域布局,換言之,就是專家老生常談的分散風險。

如果你有一百萬元的存款打算投資,應該分成數等分,其中一至兩份的資金若真的湊熱鬧買到市場熱炒的基金而不幸短套,還有餘力承擔風險,不至於擔心一百萬血本無歸,這雖是老掉牙的論調,在現今資金行情燒滾滾之際,卻是學習投資理財最重要的一課。

sr7131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商時報2007.08.13
各檔停售基金 通賠
【魏喬怡】

近來全球股市修正,年初以來停賣的海外基金也無法逃過一劫,全盤皆墨!據理柏資訊統計,各檔停售的基金中,因為台灣投資人比重過高而停售的新加坡大華投資基金,近一個月跌掉一○.六三%,跌幅較大!
  至於人氣超旺的德盛安聯全球趨勢綠能基金,近一個月強力抗跌,僅小跌○.一九%,今年來還有四成報酬率(左下表)。
  近來,這些停售基金都成為基金網友們熱烈討論的焦點。
  檢視上半年基金績效,都是東南亞股市的天下,東協、新加坡、馬來西亞股市頻傳捷報。也使得專投資新馬股市的新加坡大華投資基金台灣投資人驅之若騖,當時到二月底為止,近一年基金規模成長九六三%,衝破台灣投資人比重上限,因而被迫停賣。
  不過,漲得兇、跌得也猛。在下半年全球資金移往東北亞後,新加坡大華投資基金淨值也明顯挫低,近一個月大跌十%。
  另外一檔摩根士丹利美國房地產基金,也隨著全球REITs下跌而在停賣後開始重挫。近三個月跌勢重達十一.三九%,近一個月也跌了六.七四%。
  一上市後績效就很好的德盛全球趨勢綠能基金,近一個月來也開始下跌,引發基金網上的網友熱烈討論。有人認為是歐股大回檔所致,有人則揣測是油價修正影響,還有人認為是受到次級房貸所波及。
  針對投資人的疑慮,新加坡大華銀投顧表示,新加坡大華投資基金 本就是一檔波動極高的基金,一天漲跌幅可高達八%。
  針對此次次級房貸所引發的全球股市回檔,基金經理人認為只是短期間消息面的影響,長期來說亞股的基本面並無改變,且受到次級房貸衝擊將比其他區域小,他有信心地說,年底前將再有一波漲幅
  法國巴黎資產管理公司則指出,百利達歐洲可換股債券基金主要是投資歐洲中大型可轉債,然而,近期先止跌回升的是歐洲中小型股,相信在次級房貸風波平息後,將可止跌回穩。
  友邦投顧則指出,雖然近期歐股震盪,但這檔基金並沒有明顯贖回,頂多是之前有獲利的投資人會考慮轉換到其他的基金。由於歐股後市仍看俏,投資人並不宜在此時低檔贖回。

sr7131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天下雜誌----

根據美林環球投顧統計,在台灣高達一.三兆美元的家計部門資產中,竟有四○%左右集中在新台幣的現金或銀行定期存款;另外有三○%以上,則是自行投資股市。這樣的結果,似乎與民國七、八○年代的模式,沒有太大差異。

「這是很極端的保守跟極端風險,」美林環球投顧總經理程淑芬說,「台灣投資人應慢慢提升兩者之間的資產比例,也就是『有管理的財富』(Managed Asset),相對而言,較能穩健獲利。」

繼銀行業衝刺三百萬資產以上的財富管理業務之後,證券業、保險業也相繼加入戰局。原先熟悉的保險業務員或證券營業員,開始搖身一變,成為「財富管理專員」。

如何從銀行、證券、保險業眾多理專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財富顧問,成為現代投資人必修的學分。以下是幾個判斷的要訣:

要訣一:四證照兩資格
金管會依據「財富管理應注意事項」,為從事相關業務的人員,訂定共同的遵循標準。不論來自銀行、投信或投顧業,要掛上「財富管理專員」頭銜最基本的條件,就是通過「四證照兩資格」的專業認證考驗,包含壽險證照、信託證照、產險證照以及投資型保單證照,加上證券高業資格和投信投顧業務資格的其中一項。另外,還要受過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課程訓練。

富邦金控財富管理部資深協理陳怡芬比喻,「財富管理不只一個面向,專員不能只賣藥,要像家庭醫生一樣,具有內科、骨科、外科等專業之後,才能對症下藥。」
投資人可要求理專提出相關證明文件,做為判斷對方是否適任的第一步。

要訣二:溝通過程是否專業
具有專業認證的理專,不見得等於好的財富顧問。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副總經理隋榮欣建議投資人,還要從雙方互動溝通的過程中,判斷理專是否盡責。

「可以直接問理專,假設我今天有五百萬,你要怎麼幫我規劃,」隋榮欣說,這時一個具有服務熱誠和正直特質的理專,應該會進一步確認顧客的金錢來源、財務狀況,以及包括家庭成員、職業和投資經驗等背景,再提出適當的建議。

「若是對方急急忙忙拿出投資組合的『菜單』,要你選擇,就代表他還不夠資格稱為好的財富管理專員,只能算是銷售導向的業務員,」隋榮欣說。

另一方面,顧客也有資訊提供的義務,「但台灣人有時候還是比較避諱談自己的財務狀況,」陳怡芬笑著說。她建議,在雙方建立基本互信後,消費者也應該主動而誠實地提供財務資訊,才能使財富顧問的效益發揮到最大。

要訣三:多比較,再決定
如何在銀行理專、證券營業員和保險業務員三大金融產業中做抉擇?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杜純琛建議,應評估自身的風險屬性和職業背景,以及平常的投資習慣,再下決定。

部份學者亦指出,中老年退休族風險承受度相對較低,加上與保險業務員可能往來較密切,因此較適合透過保險業尋找財富管理顧問。

證券業和投資銀行,具有即時性和對市場上投資標的敏感度,兆豐證券總經理張明杰說,「這是證券業吸引投資人財富管理的優勢。」適合風險承受度較高的投資人。

而銀行由於具有帳戶優勢,若結合豐富的產品平台,搭配專業人士的建議,原則上適合所有投資人。

要訣四:品牌仍有參考價值
「貨比三家不吃虧」,也是重點之一,同一產業的不同企業,做法差異也可能很大。以金融商品來說,各銀行的商品平台大不同。例如富邦金控的財富管理只銷售自家保險和境內基金,中信等金控採取開放式平台。前者優點是對商品熟悉與掌握程度較高,後者則有選擇的多樣性,端看消費者如何取捨。

此外,不一定要迷信名牌,但也不要輕易相信來路不明的廠牌。

陳怡芬指出,近來境外投資盛行,部份投資人為規避海外投資金額上限,採用境外委託開戶,甚至委託機構代為透過私募基金投資海外標的,方法琳瑯滿目。但也因如此,許多人誤信不肖業者,將大筆資金交由來歷不明的資產管理公司,「被騙的話不但血本無歸,還投訴無門。」

至於明確受到國內法律規範,投資人也有一定保障的財富管理機構中,如何從中擇優?隋榮欣指出,可從幾個簡單的指標如專業理專人數、基本服務態度、商品的過去報酬率與選擇性做初步判斷。

而隨著來往增加,投資人可以觀察財富管理機構對於風險控管的重視程度,以及對投資人財務狀況的掌握與建議是否深入,做為是否續約的參考。

要訣五:長期往來建立互信
不論選擇哪家金融業者或某位理財專員,做為主要往來的財富管理顧問,在平均報酬和風險控制均可接受的條件下,維持長期的關係,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環。

「在國外,許多有聲譽的私人銀行,他們與客戶的關係常常橫跨數代,」哥本哈根私人銀行台灣區代表董瑞芝說,「這種彼此間相互了解信賴,共創財富成長的模式,可以做為台灣財富管理的示範。」

目前台灣財富管理銀行的模式是,客戶若達一定程度存款,開設財富管理帳戶,銀行會指定一位專任的理財專員服務。

「但今天你要是覺得這個不對味,是可以要求更換的,不見得要任由別人決定,」陳怡芬強調,寧可一開始就挑選好適合自己的專員,也不要頻頻更換,「否則理專和客戶永遠缺乏互信基礎,很可能就只是買和賣的關係而已。」

sr7131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次級房貸指的是房屋公司給那些信用記錄有問題的客戶貸款。這類客戶的收入較低或者信用有問題,銀行通常不願意給他們提供房屋貸款,次級房貸公司給這類客戶提供的貸款機會但貸款利率往往很高。

2.所謂次級房貸(subprimemortgage)是指對信用品質較差的借款人承作的房貸,或以原有房屋貸款再融資的房屋貸款,因違約風險較高,借款利率也比較高。台灣尚無這類商品。

中華信評研究報告指出,美國根據借款人信用品質好壞,將貸款區分為「主要(prime)」與「次級(subprime)」房貸,也可再進一步細分為一胎(first lien)房貸、二胎(second lien)房貸、高貸放成數(Loan-To-Value;LTV)房貸與房屋淨值(home equity loan)房貸。

中華信評表示,美國次級房貸在1990年代中期曾經十分興盛,不過之後發生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危機,加上美國聯準會(Fed)採取升息政策,許多承作次級房貸放款的業者面臨資金流動性問題,以及次級房貸利潤不夠高,迫使許多業者退出這個市場。

中華信評指出,美國次級房貸在美國降息期間再度大幅成長,原因包括當時美國房價上升速度快、市場流動性充裕,投資人增加對收益率較高產品的需求,導致更多次級房貸需求。

中華信評表示,房價上漲讓借款人與放款人雙方忽略或降低對次級房貸風險特質的戒心。次級房貸借款人碰到房貸支付問題時,只要取得轉貸的機會,以借新還舊的方式,解決財務困難,保持表面健全的房貸還款紀錄,以致次級房貸的內在風險之前未被揭露出來。

美國聯準會2004年起至2006年 6月止共計升息17次,終止房市熱潮。中華信評報告指出,房價上漲趨勢減緩,似乎無法掩飾信用紀錄不良、貸放成數過高、所得或資產證明文件不足等問題,因此次級房貸的信用表現在2006年開始迅速惡化,當承作次級房貸放款的業者體認錯估次級房貸潛藏風險時,次級房貸的放款規模實已達到借款人無力承擔的水準。

From : 大紀元4/7/2007
-------------------------------------------------------------------------------------------------------------------------------------
投資次級房貸 損失慘重 其實不意外
鉅亨網7月20日
               
一頭撞進次房貸業的投資人,無不為累累的虧損苦痛不已。然而,這其實一點也不意外。
投資於任何具有道德瑕疵的行業,本就充滿了風險。而次級房貸業正是建立在道德瑕疵的基礎之上。
次級房貸的對象,是那些沒有資格以市場利率獲得傳統貸款的一群人。這些以次級利率借款的人,不但信用較差,而且違約率通常也較高。
因此,他們不得不為抵押貸款支付較高的利率,或費用。
顯然,貸款予這群客戶當然有其誘因:對貸款機構而言,較高的利率意味較高的獲利,若他們能以低利率借款,其間的利差不可謂不大。
然而,一如大多獲利率較高的投資,其間的風險也當然較高。而次級房貸借款人的風險更是格外的大。
次級房貸違約率目前直竄上了七年高點,已迫使數十家業者關閉了此項業務。
3月,美國第二大次級房貸業者新世紀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宣布,已經沒有足夠的現金支付給債權銀行。今年以來,另有多家業者亦因為次級房貸的困境,慘遭滑鐵盧。
這些貸款業者激起的漣漪,現在已擴散到了整體金融業。
在華爾街聲譽卓著的交易商Bear Stearns也難逃失敗的命運。該公司旗下的二檔避險基金,因為重重陷入了次級房貸市場,弄得翻了白肚。這意味該公司也注定得吞下虧損的苦果。
這二檔避險基金的虧損到底有多慘重,尚待評估。但Bear Stearns公司已然成了次級房貸業裡的前車之鑑。
借款人個個都是高風險
在美國,約有25%的抵押貸款被列為次級貸款,這與美國信用不佳者的比例約略相當。2006年,這類貸款的金額約為6000億美元。
根據聮邦與民間的不同統計,有150萬棟抵押貸款的房子出現了違約--而此時利率環境還是相對穩定的時候。
除了進一步違約的展望外,再加上在金融市場裡,這類衍生商品的擴大效應,使得骨牌效應已蠢蠢欲動。
當然,在次級房貸業務上,仍是有利可圖,因為總是有一堆人不符合傳統抵押貸款的資格。
實際上,在美國,25%大約代表著4000萬人。
然而這卻不是一個值得如此開發的市場,否則便會落得今日次級房貸業的困境。
長期而言,想要在這些債信不佳的一群人裡開發生意,是不會有贏家的。當然,短期的獲利,仍有可能。但是最終總是落得自吞苦果。
幾家研究機構的研究結果顯示,長期而言,投資於一家有為有守的企業,其獲利率總是較佳,獲利亦較穩定。
在次級房貸市場裡,單單「次級」一辭便有著負面的意涵。這個市場現在的問題,只在於會倒閉到何種程度?受害人又有那些?

sr7131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自:smart智富月刊第77期│封面故事】


多數的人都想要變有錢,然而真正的富翁卻總是少數。想要致富,沒有捷徑,複製富翁的思考模式,先改變你的想法,再化為行動,朝致富之路邁進。

富翁的10種金錢觀念

1. 一般只有兩種金錢問題,一種是錢太少、一種是錢太多,你想要遇到哪一種問題呢?
2. 當一個人說「我負擔不起」時,這個人只看到硬幣的一面,當你說「我要如何才能付得起」時,你就已經開始看到硬幣的另一面了。
3. 債務也有好壞之分,優良債務使你致富;不良債務使你貧窮。
4. 富爸爸懂得利用財務槓桿,窮爸爸卻認為那充滿風險。後者認為:「不要做債主,也不要做欠債者。」這個觀念是窮爸爸終生辛勞,財務狀況卻無法改善的原因。
5. 第一個100萬最難賺。其實賺100萬沒那麼難,難得是如何留住它,讓它為你創造更多的財富。
6. 「財富」不是指你的銀行帳戶裡有多少錢,或是你擁有多少價值不斐的資產,而是指你能多愜意地以你想要的方式過著理想中的生活。
7. 最冒險的投資者是那些對於自己的財務報表沒有控制能力的人,其中最危險的,又是那些自認為擁有資產,實則為負債的人。
8. 富人和窮人的區別在於,後者說「我買不起」的頻率遠遠高於前者。
9. 金錢是一種力量,它能賦予你更多選擇機會。
10. 永遠無法致富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對金錢不感興趣。

富翁的10種理財思維

1. 今天投資才有意義,不要等到明天。
2. 你的人脈就是財富所在,人脈可以打通財路。每個富翁都曾經建立價值百萬美元的人脈網路,人脈愈廣,力量愈大。
3. 為公司工作,你無法決定你可以賺多少錢;只有擁有公司,才能決定你能拿多少錢,並反過來決定別人(員工們)能賺多少錢。
4.超過八成的創業者會在創業一年內失敗,因為他們投資過於迅速,也無法控制花費。
5.控制開銷,永遠留下一部分的錢以供投資理財,這樣才能用現有的錢去創造財富。
6.富翁喜歡靠明智的花錢,把錢省下來,更會把賺到的錢至少儲蓄10%。
7.永遠要記住,你的支出就是別人的收入。無法控制自己現金流的人,使那些能控制自己現金流的人愈來愈富有。
8.偶爾買張樂透彩是OK的,但若將未來的財務狀況完全押在樂透彩上,那就是愚蠢的打算。
9.明智的富翁重視時間,把精神放在少數重要的事情上。聚焦在重要的事情上,你會更快達成目標。
10.好奇才能發現機會,冒險才能利用機會。

富翁的10種賺錢心態

1. 億萬富翁的賺錢秘密之一,便是只從事能賺錢的活動。
2.如果你一輩子幫人做事,就無法致富;創業有方,才是最快的致富方法。
3.你在一開始創業時,就該想到,如何在未來脫手轉讓時,獲取最大利益。
4.一個資深投資者在進行投資前,一定會先制定退出戰略。也就是說,在投資前,你必須先知道如何、何時、何地、賺(賠)多少錢的時候退出。
5.利潤產生於購買之時,而不是出售那一天。
6.創造持續的收入有兩種方法,一種是賺更多的錢;另一種是讓某一部分的錢幫你賺錢。富翁總是選擇後者。
7.單打獨鬥無法成為富翁。找出你的長處,然後尋找能和你截長補短的夥伴,把你不擅長的工作交給擅長的人。
8.借力使力等於速度。想要成為億萬富翁,你必須懂得借力使力的原則,借用愈多力量,賺錢愈輕鬆、愈快。
9.處處都有導師,你碰到的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意外地教導你一些東西,幫你向目標邁進。
10.「有錢人昨天就把事情做好了。」保持行動迅速與效率是邁向成功的重要因素。

富翁的10種致富秘訣

1.成功者與不成功者的差異不在於智商,而在於他們對自己與世界的看法,與所培養的習慣。
2.很多人都知道致富的原則,但富翁多了一項特質──身體力行。
3.所有功成名就的人都有兩大特質:知道自己要什麼+強烈的成功慾望。
4.如果你真的相信你做不到某件事,那你真的做不到──不論是什麼事。
5.有錢人刻意安排的生活方式,本來就是為了只和有錢人打交道。
6.下定決心,讓自己成為富翁,這是理財致富的第一步。
7.致富或是貧窮的命運,不是由你的出身而定,而是由你的行動力而定。
8.擁有財富的人不會找藉口,只會找解決方法,並對自己承諾要成功。
9.如果想要改變現有生活,一定要有熾熱的改變慾望。想像一下沒錢付帳單、沒錢為家人買禮物的焦慮與痛苦,進一步轉化成改變現狀的動力。
10.如果你尚未擁有財富,那表示你對擁有財富還沒有足夠的慾望。

富翁的10種工作態度

1.擁有一份固定工作的最大問題是:它妨礙了自己致富。
2.為薪資工作要花時間,這種時間原可以用來增加財富,為薪資工作愈努力,則創造財富的時間會喪失得愈多。
3.為別人工作不能累積財富;為自己工作才能致富。這代表你必須要創業,或是把時間花在尋找良好的投資上。
4.你不能坐在原地等著時機成熟,你必須走出去,創造你的時機。
5.造就財富累積的重點不在收入,而在「資產成長」。
6.成功的人和不成功的人的最大不同在於,成功的人認為沒有所謂的失敗,那只是經驗的學習罷了。
7.如果向自我懷疑和懶惰宣戰,你就可以很快找到自己的財富自由之路。
8.當你認為自己已經盡了全力時,請記住一件事──你並沒有真的完全盡力!
9.沒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對的人去做不對的事。
10.太多人為錢拼命工作,並在此一過程中慢性自殺,犧牲家庭生活與個人健康。如果你必須為了賺錢而工作,應該找一個使自己感到快樂的工作,這才是財務智商。

sr7131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